美高申请过程详解及出现的问题
英语 成都睿英英语 2017-03-16 14:51:55 471浏览
申请美国高中的人今年激增, 高中申请也越来越复杂。绝大多数家长把这样一个复杂的过程交给机构去处理, 却无法判断办理的质量。 本文将详细讲解美国寄宿高中的申请步骤并列举历年申请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首先是选校。 绝大多数家庭都想把孩子送进比较好的寄宿高中,让孩子接受精英教育。 但是好的寄宿高中不多, 几十所, 每所只收4、5个中国学生, 每年也只有两三百中国学生都够进入这样的学校。 申请的人数可能是几万, 因为人数剧增, 分数线年年都大幅提高, 选校的难度增加。 参照网上公布的平均SSAT和录取比例完全不适合中国学生。
为了增加录取的可能性, 多数学生增加了申请学校的数量, 有些学生申请二十多所学校, 导致每个学校的申请人更多。 这是学生和学校都头疼的事, 学生担心录取率低, 学校担心一个学生拿到几份录取信, 发出录取通知却不来。
但是, 有些机构(甚至是有名的机构)选校的结果令人费解, 比如, 托福100左右, SSAT 80%左右, 选择了十几所平均SSAT在85%以上、录取率在20%以下的寄宿高中, 即使在去年, 这样的成绩也是无缘这些学校的,每所学校只收4、5个中国学生, 而 一些特殊学生(捐款的、家庭特殊背景的等等)又占据名额, 实际录取比例是1%甚至更低, SSAT常常接近满分。 接下来中介又选了两三所保底的学校, 那几所学校都是录取率非常高的、质量很一般的寄宿高中。 真正适合学生的学校竟然一所都没有。 由于家长不熟悉美国高中的情况, 根本无法判断中介机构选择是否正确, 不明就里地申请了二十所学校。 之所以这么选, 大概选择名校是为了迎合家长想送孩子进名校的愿望, 选择保底是为了不让这单合同落空。
作为指导老师,应该是根据每个学生的实际情况帮助学生选择冲刺、适合、保底三类学校, 两头少, 中间多, 并且数量不宜太多, 内容质量不好, 申请再多的学校也是白费, 不如精心做好每一所学校的申请。与家长客观地交流、帮助家长了解正确的定位是升学指导的重要部分。选校是确立申请的方向, 如果方向偏了, 接下来的申请也就浪费了。
关于走读学校, 好的走读学校也有很高的入学要求和正规的入学申请步骤。 但有些走读学校的中国招生已经被机构承包, 申请那些学校没有难度, 中介控制着录取权,学校招办只管中国之外的学生招生。
第二个环节是面试。 两三年前面试还多数是通过Skype, 去年开始全家到美国面试的人数剧增。多数寄宿学校要求申请人在中国参加预面试, 有机构代理, 机构将面试的录像发到学校, 决定是否能到学校面试。 有些学校直接在看完录像之后就拒绝了。 有些学校面试早安排满了,建议中国学生尽早考出托福和SSAT成绩, 提前确定学校, 临时决定申请哪个学校可能会失去机会。
不用参加预面试的是那些已经在美国读初中的学生, 可以通过家长或者指导老师直接联系面试时间。这些初中已经在美国读私立学校的孩子在申请中占一定优势。 现在连申请初中寄宿学校的竞争都很激烈, 因为名额更少。
有幸闯过预面试关, 安排与各个学校面试是一个繁复的过程。要兼顾学校的时间和家庭的行程, 尽量安排紧凑, 还要兼顾多个学校,少跑冤枉路, 如果一天安排两所学校,上下午之间的面试的间隔要充裕。 最好家长能租车自驾或者请旅行社送, 美国的公共交通不发达, 寄宿中学多数在郊区, 做公交或打车都不方便。 如果有人想东西两岸都申请, 横跨美洲大陆的飞行很费时间, 一般一天时间都耗在路上了。
面试是学校与申请人之间相互了解的机会,学生在参观和面试时的言谈举止很重要, 比如参观学校时, 要认真听导游的讲解, 不时问一些问题, 显得对这个学校很有兴趣, 导游所介绍的学校情况也是接下来面试的一些话题, 千万不要东张希望心不在焉。 面试时要看着面试官说话, 声音清晰, 态度谦和, 不要一味地显示自信而目中无人。 面试之后要给面试官写邮件, 感谢面试官。
面试官面试孩之后, 还会把学生家长请去一起谈, 希望听听家长的意见, 比如为什么让孩子到美国读高中。 没有受过指导的学生和家长往往回答太中国化, 没有谈到点子上, 这时候如果有指导老师给家长翻译, 指导老师会适当地调整一下, 尽量符合美国人的价值观。
接下来就是申请了。 申请分三种: SAO(在线标准申请), Gateway和学校单独的申请系统。
SAO很象申请大学的Common App, 统一的表格和申请作文, 有些学校加辅助申请材料。 不少学校接受两种申请, 一种是SAO, 一种是自己学校的申请系统。 我们一般是比较两套系统哪个更有空间展示申请人的特质, 多数形况下会选择学校的系统, 每个学校单独准备一套申请材料, 全部是有针对性地填写。 SAO的工作量最小, 一旦填好, 可提交很多所学校,但相对来说可个性化的内容有限。有些学校在SAO上增加了辅助申请的问题, 需要在提交申请时同时提交, 这些问题对于申请同样重要, 需要个性化的回答, 通常是一篇或几篇小短文。
有些学校用Gateway。 Gateway只公用申请人的信息, 每个学校单独有问题, Gateway比SAO针对性更强, 但付出的劳动也多。
部分学校既不用SAO也不用Gateway, 只有在学校网站上申请, 工作量也会大一些。
准备申请材料是整个申请过程中含金量最高的步骤。 如何条理清晰地恰当地表述, 需要很多经验。 中国申请人常见的问题是:
1、英文的质量。 在短文、推荐信中常见问题是中式英语, 错词病句。
2、观点中国化, 难以被招生官理解;
3、条理混乱, 先说什么后说什么,该说什么, 什么是多余的, 哪些是应该家长说的, 哪些是学生说的, 不要混淆重复;
4、篇幅过长或过短, 招生官时间有限, 言简意赅的短文最能激发他们的兴趣;
5、千篇一律, 这个大概是最大的问题, 每个学生文章看上去都差不多, 缺少针对性, 在激烈的竞争中如何脱颖而出? 应该是每一个学校每一篇文章都量身定做;
6、假话空话多, 美国的高中和大学申请的Essay需要真实的具体的生动的故事, 而不是假大空的文章, 脱离实际情况吹嘘和编造故事不是在帮助学生, 而是害了学生。
如果说上面这些问题是因为经验不足、英文水平以及对美国教育理念的了解不够, 那么下面这些问题犯得就不可原谅了:
1. 忘记提交辅助材料;
2. 在Gateway里生硬拷贝SAO的材料,短文文不对题。
有些家长认为请美国人来做申请质量就一定好, 中介机构也常用美国面孔来招徕学生。 但是, 升学指导是一门学问, 不光是语言问题, 需要对于这个行业和对学生有深入的了解,与家长能够自如地交流, 因为高中申请中有一大篇是家长的陈述。 美国老师多数只查语法和用词,所谓的proofreading, 而对于文章选材和结构基本不会调整, 甚至逻辑上的次序也不会改变。有些美国老师修改的材料, 逻辑上仍然混乱, 只能重新整理。
申请提交后, 就是一个多月的焦急等待。 从三月初开始, 学校将陆续发通知书, 没有收到录取通知也不一定没有希望, 因为有些学生可能收到多封录取通知, 他们只能选择一所, 这些学生拒绝后, 学校可能会发第二轮第三轮通知。
上一篇:美国留学出行准备
下一篇:留学美国生活中的注意事项
猜你喜欢
-
成都英语演讲培训
电询
人气1106
-
成都趣味英语培训
电询
人气754
-
成都BASIC培训
电询
人气636
-
成都山木英语类培训班
电询
人气634
个性定制课程
优惠课程
优质教育机构
根据需求定制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