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整十数乘两位数的口算
雅思 成都新思维培训 2017-01-05 14:46:02 607浏览
相关标签: 雅思
              教学目标:
	 1.经历探索口算方法的过程,使学生学会口算整十数乘两位数的口算。
	 2.能正确、熟练地用简便方法进行口算。
	 3.培养学生主动探索问题的能力。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幻灯片,苹果形的口算卡片,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以旧引新
	 1.口算下面各题:
	 70×3     80×9     19×5     65×2     25×3
	 57×2     23×4     32×6     19×3     37×5
	 自己选两题,说说口算方法。
	 2.出示准备题(幻灯逐题出示):
	 (1)10个1是[   ],怎样列式?(板书)1×10=[10]
	 (2)10个2是[   ],怎样列式?(板书)2×10=[10]
	 (3)10个3是[   ],怎样列式?(学生自己在练习本上列式,并写出得数)
	 (4)学生自学第9页“准备题2”,并填[   ]
	 要求学生说一说“……”表示什么?找出规律,揭示课题。
	 (二)探索新知
	 1.提出问题。
	 (1)运用多媒体课件呈现王大妈制作茶叶的情景。
	 (2)请学生提出自己想知道的信息。(课件回答)
	 如:王大妈一天能制作茶叶多少斤?王大妈一天制作茶叶多少小时?
	 (3)从学生获得的信息中,选择并提出问题。
	 例如:王大妈一天能制作茶叶14斤,10天共制作茶叶多少斤?
	 2.探讨口算方法。
	 (1)请学生思考,交流解决问题的方法,列出算式:14×10
	 (2)小组讨论:怎样想出得数?
	 (3)各组代表向全班汇报本组的各种口算方法。
	 例如:14×10      14×9+14=126+14=140
	 14×5×2=70×2=140
	 10×10+4×10=100+40=140
	 ……
	 (4)评价:
	 根据学生回答,点评每一种方法,强化学生对口算方法和过程的了解。同时,用点评的方式给学生以表扬、鼓励,增强学生主动探索数学知识的信心。
	 3.单项训练(幻灯出示):
	 75×10     38×10     26×10     45×10     50×10
	 63×10     72×10     55×10     18×10     68×10
	 (1)指名说说其中几题的口算方法。
	 (2)讨论:
	 每一小题的积与被乘数比较一下,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3)小结:(由学生小结,教师补充)
	 10乘一个数(零除外),只要在这个数末尾加一个0。
	 4.深入探究:
	 运用课件继续呈现茶农们制作茶叶的情景后,提出新问题。
	 现在有30个人在制作茶叶,如果平均每人制作茶叶14斤,她们一共能制作茶叶多少斤?
	 (1)出示算术:14×30
	 请学生思考,讨论怎样算?
	 (2)组织交流,并由教师评价每种方法。
	 学生可能会出现多种方法,让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口算方法,再次体验成功。
	 (3)试一试:口算
	 73×10     90×50     31×40
	 (4)引导并总结两位数乘整十数较好的口算方法:
	 先用整十数十位上的数乘第一个因数,再在乘得的数的末尾添上一个0。(允许并鼓励多种不同的口算方法。)
	 (三)课堂练习
	 1.完成课本“练一练”第1.2题。
	 (1)先由学生独立计算,然后集体订正。
	 (2)结合订正过程,有意识地选择两、三题让学生说一说口算过程。
	 2.填表:第10页第4题。
	 以小组竞赛的形式进行。(对全体都对的小组给予表扬。)
	 3.解决实际问题。(小黑板出示)
	 (1)45乘10得多少?
	 (2)60个15是多少?
	 (3)写出4个两位数乘整十数,积都是480的算式。
	 让学生独立完成,如果学生有困难,可以和小伙伴交流讨论。教师巡视,及时参与学生的讨论。
	 在学生完成后,请几位说一说解决问题的过程和结果。
	 4.游戏(“练一练”第3.5题有关题目)。
	 贴出苹果口算卡片,组织学生做“摘苹果”的游戏,说明游戏规则,谁算对卡片上的题,把苹果摘下来。
	 最后,比一比哪一组摘的苹果多。让学生体验收获的喜悦。
	 (四)课堂总结
	 请学生谈一谈学了今天这节课的收获。
	 附:
	 教案设计说明
	 本教学案例重点突出了以下几点:
	 1.针对山区学生的特点,提出了学生熟悉的制作茶叶的问题,真正做到了数学问题来源于生活,切合实际。
	 2.课前提出问题,通过学生自主地探索,课后解决了实际的问题,体现了学习新知识的目的性。
	 3.本教学案例的设计是对新课程倡导的“主动、探索、合作”的学习方式的尝试。老师在整个课堂过程中,起到了“引”的作用,而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了充分肯定,如“教学案例中出现的问题:你想知道什么信息?如何解决这个问题?”以及案例中采用的小组讨论等,都充分说明这一点。
	 4.从案例上可以看出,针对学生的心理特点,教师时时处处在肯定、鼓励学生的各种见解,并且练习时还采用了游戏等方法,有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数学知识的兴趣。
继续浏览有关雅思的文章
              上一篇:指甲外形的修整——临沂齐媛美甲
下一篇:《狐狸和乌鸦》问题探讨
猜你喜欢
-    成都雅思基础保7分班(全日班) 成都雅思基础保7分班(全日班)电询 人气1409 
-    成都V2雅思保6.5争7分奢华冲刺班 成都V2雅思保6.5争7分奢华冲刺班电询 人气1263 
-    成都雅思培训 成都雅思培训电询 人气1145 
-    成都雅思暑假VIP名师1对1班 成都雅思暑假VIP名师1对1班电询 人气1129 
个性定制课程
优惠课程
优质教育机构
根据需求定制课程



















 鲁公网安备37020302370336
鲁公网安备37020302370336